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将忠诚耕进这片热土——水电六局精准扶贫侧记

时间:2020-07-27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陈 洋 字号:[ ] 分享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太平哨镇刊川沟村曾是一个没有工厂、商铺,只有绵延林地的贫困村。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如今的刊川沟村已“逆袭”成为小有名气的“产业村”。这一转变,得益于水电六局的牵线搭桥、精准施策,得益于水电六局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无私奉献,更得益于六局驻村帮扶队的倾心尽力、真心帮扶。

从2017年驻村扶贫以来,六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倾力关爱帮扶贫困户,与其他帮扶单位精诚合作,引进多个产业项目,为刊川沟村找到了一条稳步脱贫、持续致富的路子。如今,产业兴了起来,村子富了起来,村民腰包也越来越鼓。

逐户摸底,深挖民情

第一次前往刊沟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村里的困苦景象还是深深触动了帮扶队员:泥路坑坑洼洼,村民屋内昏暗空荡,有些贫苦户住在已开裂的土坯房中、家中唯一的家具是一个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床头柜……

刊川沟村是丹东市一个自然村,地处山区,四面环山,对外交通不便,道路破损严重,缺少运输手段,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当地居民年龄结构偏大,收入水平极低,无村办产业支撑,属丹东市级贫困村。“要稳步有序推进扶贫工作,就一定要做到对贫困户情况了然于心。”帮扶工作队迅速明确了工作思路,利用两个月时间入户走访,村里每家每户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足迹。通过邻里交流访谈、逐户调查摸底,帮扶工作队逐步掌握了贫困户真实情况和致贫原因,初步筛选出一张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大名单,并张贴在村委会的墙上。

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帮扶工作队通过公示、开展回头看入户调查等方式,最终经过全体村民筛选和增补确认,精准识别出贫困户98户、贫困人口265人。

引进项目,产业“造血”

因为留守村民老弱病残较多、缺乏劳动力等因素,刊川沟村一直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2017年帮扶前村集体收入基本为零。

没有有效劳动力,只有大片大片的林地,怎么办?帮扶工作队明白,要彻底实现精准脱贫、长久脱贫,一定要让刊川沟村能够自我“造血”,只有落实产业扶贫,才能让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2017年,六局党委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经与宽甸县扶贫办及刊川沟村委会研究决定,采用“产业扶贫”和“结对帮扶”相结合方式开展扶贫工作。

2017年的一天,从山上流下的汩汩清泉引起了六局帮扶队的注意。泉水清澈见底,经检测,完全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这么高质量的水得好好利用起来”,经过反复研究,帮扶工作队认为利用当地优质的水源,规模化发展淡水鱼养殖项目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帮扶工作队向镇政府汇报后,与镇政府一拍即合。为了寻求相关经验,保证项目切实可行,相关人员多次赴河南、河北等淡水鱼养殖基地考察,深入调查了解淡水鱼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前景。经过可行性和风险性评估后,六局党委决定为刊川沟村修建鱼塘,开展淡水鱼养殖产业扶贫。

自2017年以来,六局先后出资50余万元用于发展淡水鱼养殖产业,所得收益按照约定比例用于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贫困户分红。2020年初,帮扶队又为村里引进了大叶芹种植……在六局人的牵线搭桥和有效推动下,刊川沟村逐渐有了支柱性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为刊川沟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使贫困户稳步增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无到有,大幅增至2019年的近3万元。

“六局的扶贫项目都详细地考量投入与产出比,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刊川沟村彻底‘脱帽’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宽甸县政协副主席沙贵钧说。

三年帮扶,亲如一家

产业扶贫项目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找到了生计,帮扶工作队也成为了村民心中的“自家人”。

谈起扶贫经验,帮扶工作队总结的秘诀是:“要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解村民之所困。真心地与贫困户交往,把他们当作自家人。”

每逢年节时候,帮扶队会主动探访五保户、孤寡老人,送上米、面、油等必需的生活物资;在贫困户家中走访时,发现鸡鸭鹅长大了,他们会主动帮忙推广“带货”……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样给这个宁静的小山村带来了影响,防疫物资紧缺、村民防疫知识不足、防疫值守人员缺乏……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村委会的面前。大年初三,帮扶工作队的成员回到了村里,给村里带来了急需的防疫物资,并参与到一线的疫情防控值守中。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正是东北寒风凛冽的时候,帮扶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在萧萧寒风里,构成了保障村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那时,谁又知道,他们自己家里都面临着妻子生病、孩子即将高考等诸多情况与困难;他们的防疫物资是在奔波了多个药店后,求着店主自费买到的稀缺物品……谈起那段日子,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峰激动地说:“帮扶队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他们来了,我们就安心了。有他们在,任何危难我们都有信心扛过去。”

在刊川沟村的三年时间里,帮扶工作队在坚决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参与村里的日常管理工作,春天防火、夏天防汛、秋天秋收、冬天防滑……在帮扶队的心中,一年四季都有任务和使命。

2020年4月,邻村山林地着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到了刊川沟村的林地,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势汹汹。发现火情后,帮扶工作队迅速行动,考虑到村子里老弱病残居多,帮扶队员二话不说,背起灭火器材和水桶就往着火点赶。4月的东北,晚上8点多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山上还有未融化的冰雪,帮扶队员背着几十公斤的灭火器材,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内行进。跌倒了再爬起来,累了也不敢放慢脚步,跌跌撞撞地走了40多公里山路,到达着火点时,他们已满身泥土,脸被刮伤,但帮扶队员来不及休息,迅速投入到救火战斗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山火被扑灭,村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片片林地也得以继续生存。“当看到满脸灰尘和刮伤的帮扶队员时,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六局人将刊川沟村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这里的乡亲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为了保卫家园、保护家人,他们真的拼过命。”时过数月,太平哨镇镇长尹全说起这件事依然眼含泪光。

教育扶贫,播撒希望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孩子应该在成长的时候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优良的环境。”当在走访时,看到贫困户家中孩子可爱的脸上展现着无邪的笑容,言语中带着自信、开朗、阳光,帮扶工作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继续上学。

为保障助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水电六局各级党组织自发组织开展“情暖贫困学子”的助学活动,以帮扶工作队、公司资产部和经营管理部党支部、宽甸退休职工为核心的捐助人员,相继资助了3户贫困家庭子女,每年帮扶助学金7200元,为刊川沟村贫困学生送去爱心,给予他们继续求学的希望。

“这些钱对于我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这些凝聚爱心的善款,不仅资助了我继续上学,而且帮助了我的家庭,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它传递给我的更多的是自信、是力量、更是希望!”被资助学生胡某某说。

一笔善款、一份温暖、一个希望。这些善款凝聚了六局人最真诚的关爱,六局人正以行动践行着央企的社会责任。“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爱心如阳光一般温暖,令人倍感幸福而充满力量。相信这些孩子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公司丹东基地处党委书记刘政权说。

如今,在六局人三年多的帮扶引领下,通过精准扶贫,刊川沟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喜人的进展:村里有了支柱产业——养鱼业,组建了合作社,使得当地村民对未来日子有了新的憧憬和向往。新铺设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村民出行,使得刊川沟村告别了没有板油路的历史。

刊川沟村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村级文化广场、卫生医疗站、村民活动中心、太阳能路灯相继落成投入使用,易地扶贫和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新建房屋相继完成。2018年,刊川沟村全部贫困户实现了脱贫,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村民生活有变化,我们的扶贫就是有成效。村民们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嘉奖。”公司派驻刊川沟村第一书记钟成文说。

自承担了辽宁省委、丹东市委的扶贫解困任务以来,公司相继派出了以二分局、四分局、丹东基地处为核心的驻村工作人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驻村工作人员以村两委班子的经验智慧为抓手,以村民的勤劳憧憬为基石,充分发扬六局人诚实守诺、不计得失、敬业负责、质朴奉献的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给予的支持与信任,不辜负省市各级部门给予的支持与关爱,勇担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为乡村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用忠诚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大考答卷。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