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进 精益营销 以高质量订单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召开市场营销工作会 | |||||
| |||||
3月10日,公司召开市场营销工作会。总结2022年市场营销工作,部署2023年市场营销工作,就强化重点领域市场营销及完善营销体系等工作进行了讨论。党委书记、董事长翟万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裴利民,副总经理赵立强、李万里、孙磊、贺大虎、郭加付参加了会议。 会上,公司市场开发部、投资管理部、新能源事业部及各二级单位汇报了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安排,就如何加强大客户维护、强化立体式营销,获取高质量订单;围绕国资委国企改革“一利五率”考核要求,高质量实施投资项目全周期管理;公司营销体系在投资类新能源项目获取上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等进行了讨论。公司领导及总部相关部门对进一步做好高质量营销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郭加付从如何获取高质量订单、完善营销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针对不同类型项目调整营销策略。传统水利水电项目要持续维护好大客户;风光电、绿色建材、砂石、抽水蓄能、水务等资源类项目,要持续抢占资源,以小股比带动施工总承包;基础设施类项目要提前介入运作包装项目,通过小比例参股或引进其他投资者的形式进行投资。二是明确重点,细化方案,保证市场营销工作有的放矢。要进一步明确市场营销的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制定细化市场营销策略规划。要树立大客户思维,详细梳理大客户信息,细化对接策略,明确对接人员。要树立阵地思维,深耕区域市场,保证持续经营,促进后续项目稳步落地。三是搭建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体系。协调好总部与各区域、各分公司之间的营销关系,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 贺大虎就新能源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保证项目成功实施和运作。二是强化培训学习,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全面性。新能源事业部要加大力度培训,加强对接和服务;各分公司要提高政治站位,积极配合,强化新能源市场营销队伍力量,共同促进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三是紧盯市场主动作为,重新梳理大客户清单,修订市场营销考核制度,深挖市场潜力,激发各方动能。 孙磊就做深做实区域市场提出了建议。一是各二级单位和区域部要自我加压,抢抓市场订单,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做深做实区域市场,下功夫加大VIP客户的收集和联络力度。三是强化重点项目策划,重新梳理重点项目,以结果为导向,确定市场营销目标。四是关注以小比例参股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转化率。相关部门要重新梳理项目情况,计算好其转化率。 李万里就高质量营销提出了建议。一是夯实营销基础,推动营销人员转型,培养一支理念先进、本领过硬、行动力高、创新力强的高质量营销队伍。二是细化措施任务,保证市场营销高质量发展。强化风险隐患意识,针对市场营销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设置控制措施和方案;加强大客户维护,实行立体式营销;全面开展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投资收益。三是各分公司要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内新能源业务开发工作。 赵立强就市场营销风险评估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积极维护大客户并保持稳定关系。各层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对接联系,全力以赴跟踪和获取项目信息。二是投资类项目要控制好投资比例,做好前期可研投资评估。三是做好投标风险评估,规避项目颠覆性风险和重大风险。 裴利民要求,一是围绕重点做好布局。市场营销工作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业务板块进行布局,抓住四期叠加的关键期,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矿山、新能源和抽水蓄能项目领域,规避风险,提升项目质量。二是建立更具落地能力的营销机制。要将公司到二级单位的两层营销体系进行有效结合,确定市场营销目标,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要整合好资源类项目,建立立体营销体系。要挂图作战,保证重点项目跟踪落实。三是全力抢抓风光资源,抓好抽水蓄能项目成果转化和落地。四是保持战略定力,依托集团平台公司,坚持以小比例参股带动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五是坚持在传统优势领域发力,积极获取高质量竞标类现汇项目。六是国际业务要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深化属地管理辐射范围,做好周边市场开发工作,高度关注远东地区市场机遇。 翟万全要求,一是坚定市场营销的龙头地位。要提高认识,坚持订单为王,充分发挥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二是坚持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各二级单位要配齐配强市场营销管理及工作人员,提升市场营销人员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市场营销工作力量雄厚、活力充沛、效果显著。三是坚决践行市场营销区域化专业化布局,确保拥有持续和高质量订单。四是坚守“客户至上”的理念,提升抓落实的韧劲和市场营销的策划能力。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杜绝抓落实不扎实、工作不深入的情况。五是坚决践行“现场即市场”的理念。坚持“干一个项目,交一帮朋友”,以优质履约树立公司良好品牌形象。六是坚守底线,自我加压。提高站位,抢抓机遇,正视差距,以更高的标准开展市场营销工作。七是坚持抢抓高质量订单。要明确高质量订单的标准,分析高质量订单的来源,把好标前评审关。八是坚持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业务以及其他新兴业务。提前研判,收集信息,累积业绩。九是坚持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培育资源合作方。十是坚持合规管理的原则,尤其是国际业务,要严格按程序按流程开展评审工作,保证科学经营。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