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破局绘水脉 精益管理创佳绩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萧砀段建设纪实

时间:2025-09-29 字号:[ ]

在皖北大地的阡陌之下,一条绵延77.48公里的“地下长龙”正紧张建设中。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萧砀段以DN2400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铺就,承载着长江水润泽萧县、砀山数百万群众的期盼,更是华中公司践行区域化、专业化战略,扎根安徽、深度开拓区域市场“开局之战”的关键胜利。

双重使命扛肩头 难题重重敢“亮剑”

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萧砀段的建设,始终贯穿着“民生所盼”与“企业深耕”的双重使命:既是破解皖北长期水资源短缺的“生命工程”,清冽江水将终结萧砀地区缺水历史,为生态改善与城乡发展注入动能;也是分公司立足安徽市场的“敲门工程”,项目成败直接关系区域战略落地根基。

然而,这场“开局之战”伊始便布满荆棘。竞标阶段,面对众多强劲对手,项目因成本高、盈利空间小一度不被业内看好,但为长远布局,团队毅然接下“重担”。技术挑战更如“拦路虎”:近80公里线路需穿越高压线塔、民房、既有管线,重型机械安全距离管控与基坑开挖对民房的影响制约施工;3.5米至9米深的阀井与管段基坑因地下水位高,坍塌风险如影随形;线性工程征拆协调面广量大,任何清障受阻都可能导致设备窝工、成本激增。

面对困境,项目部锚定“向管理要效能、向技术要效益”核心策略,喊出“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创效益、树品牌”目标,以破局姿态开启攻坚。

精益管理筑根基 向合规管理要效能

“每一分成本都要花在刀刃上,每一项效益都要颗粒归仓。”项目部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构建全周期管控体系,将“全员降本、全过程创效”融入每个岗位。

成本管控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行“百万计划”分解目标至各部门——经营部门核减分包结算与材料消耗不合理费用,财务部门确保成本核算精准,设备物资部门盘点剩余材料并计划用于后续工程,进一步压降成本。

安全管理紧盯风险隐患筑牢防线。针对高压线下作业,联动政府与供电单位为吊装设备加装限高报警装置并配备专人监管,构建“技防+人防”双重保障;联合设计单位优化高压线下管道材质以减轻吊重,从源头降低风险。对紧邻基坑的民房,采用钢板桩支护并完成财产保全,既保障群众安全,更避免纠纷停工损失。得益于严苛管控,项目实现施工全程“零事故、零停工”。

党建引领凝聚攻坚合力。项目党支部设立党员责任区与先锋岗,2024年汛期台风灾害中,党员带头昼夜巡查抢险;“大干100天”劳动竞赛里,党员冲锋在前,助力项目提前7天完成目标,荣获“工人先锋号”旗帜。

技术攻坚破壁垒 向创新突破要效益

针对施工难题,项目团队以创新为刃,逐一破解“卡脖子”环节。

深基坑“水患”是首要挑战,团队采用集水明排、管井降水与轻型井点降水组合技术,为基坑撑起“安全保护伞”,并布设全方位监测点实时掌控边坡稳定性,成功化解坍塌风险。针对管线交叉复杂工况,除优化高压线下施工方案,项目部联合设计单位将穿越河流的倒虹吸结构调整为施工难度更低、成本更可控的平管结构,化繁为简并缩短工期。

水压试验环节,团队经联合论证,在保障精度前提下,将原设计每公里一段的试验方案优化为5公里至11公里长段落打压,并实现钢管段与整体管道试验同步。这一创新减少了设备拆装与重复作业,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工效近30%。

截至目前,项目已申报省部级工法2项,获评及申报省部级QC成果7项,多次作为优秀施工单位代表在引江济淮集团施工调度会上作典型发言,创新做法被纳入工程建设案例供全线参建单位借鉴。

收官冲刺守成果 开局之战启新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萧砀段输水管道主体贯通在即,44公里管道压水试验均一次通过,项目即将进入通水攻坚阶段。团队成立专项专班,提前筹划,将资料归档、场地复垦等任务分解到人,延续精细化管控思路,开展“成本回头看”行动,确保效益“颗粒归仓”。

施工期间,项目严格落实绿色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制度规范,文明施工和高质量履约获当地政府与业主高度肯定,并受到当地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从不被看好的“硬骨头”工程,到全线标杆的“示范段”,引江济淮萧砀段的建设既是一场民生工程的攻坚战,更是华中公司区域战略的奠基战。团队以管理提效、技术破局,为皖北铺就“生命水脉”,更以可复制经验擦亮央企品牌,为深耕安徽区域市场写下浓墨重彩的“开篇”。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