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鏖战“砺匠心” 精工履约“拓新程”—— 裕程国际物流园区项目履约侧记 | ||||
| ||||
十月舟山嵊泗,东海潮声不息。小洋山深水港的吊臂在晨光中起落,将长三角的物流脉动汇入无垠蔚蓝。在这片长江口与杭州湾相拥的海域,公司承建的舟山裕程国际物流园区项目正稳步推进。 作为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洋山深水港首个融合国际与国内物流的总部型物流基地及运营中心,更承载着打通区域物流脉络的重任。项目一期涵盖一栋综合楼、五栋冷库、四栋仓库、两个卸货平台及室外总体等建安工程。看似常规的建设任务,却因小洋山岛特殊的气候与地质条件,成为一场考验实力的硬仗。项目部以破解难题为起点,在履约突破中拓展市场,为公司“扎根安徽、辐射长三角”的区域化发展筑牢根基。 以匠心破局,攻克海岛施工双重困境 小洋山岛“天无常时,地不均质”,气候多变与地质复杂两大难题,直接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成为项目推进的首要阻碍。唯有啃下这两块“硬骨头”,才能为后续履约铺平道路。 小洋山岛及周边海域全年大风、浓雾频发,夏季台风与冬季寒潮交替来袭。项目开工至今,已先后遭遇5次强台风冲击,其中一级台风“贝碧嘉”,对桩基工程、承台施工及设备吊装造成严重威胁。面对恶劣天气,项目部从“预案”与“执行”两端发力,动态调整工序,紧盯气象预报,在天气稳定期集中力量推进吊装等关键作业,最大程度规避工期延误风险;组建党员先锋队,实行“党员干部带班制”,在台风等不良天气下,党员带头坚守现场,快速完成设备加固、基坑排水、支护修复等应急处置,确保台风过后 48 小时内恢复施工;精心编制台风、基坑坍塌等专项应急预案,多次开展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参建人员应急能力,用制度与担当筑起安全屏障。 项目地处填海回填区,地层混杂软弱淤泥层、碎石宕渣层及遗留防浪堤块石,地下水位高达3.5米,比冷库区基础承台底开挖面高出2.6米,导致桩基础施工频繁出现漏浆、塌孔问题,成孔难度大、周期长。针对这一痛点,项目部组建创新创效技术专研组,以“数字化+工艺创新”为突破口,应用 BIM 技术精准模拟施工流程,超前预判潜在问题,通过梁、板、柱及机电管道的碰撞模拟提前化解设计冲突,同时借助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浪费。研发“适用于软弱淤泥且碎石宕渣层埋深较深地层机械旋挖成孔灌注桩成桩工艺”,总结形成“基于填海地基灌注桩双护筒处理复杂地质施工工法”,以外钢护筒挡流沙、内钢护筒固桩身,有效保障桩基稳定性。经反复试验确定“适用于土质松散且高含砂率地质的混凝土灌注桩最优泥浆参数”,研发“水泥毯铺垫的泥浆池防护技术”“墙体砌筑可调节专用取砖夹”“路沿石搬运基础装置”,解决了护壁、砌筑效率、安装安全等问题,地质难题逐个击破。 以精工履约,实现“以现场拓市场”突破 攻克气候与地质难题后,项目进入稳定建设阶段。项目部并未满足于此,而是以“安全、质量、进度”三位一体的精细化管理,将施工优势转化为市场口碑,最终实现“以现场拓市场”的二次经营目标,这既是对前期技术突破的成果巩固,更是后续市场拓展的核心支撑。 项目部以“安全零事故”为铁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牵头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责任细化至班组、工序与个人,为项目推进筑牢安全根基。打造全流程追溯机制,从源头把控工程品质,工序验收实行“班组自检-技术复检-监理终检”制度,层层把关确保工序合规。结合BIM 技术的质量追溯功能,实现施工过程可查、可溯,最终项目混凝土结构合格率、钢结构安装精度均达100%,冷库抗震等级最高达四级,以过硬质量赢得认可。严抓施工进度,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及时破解图纸变更、现场签证等问题,同时结合前期应对气候的经验,动态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节点稳步推进,为后续市场拓展赢得主动。 优质履约不仅收获了业主与监理的高度评价,更直接转化为市场突破。以裕程国际物流园区一期项目为“支点”,公司在舟山连续中标5个项目,进一步巩固长三角区域市场份额;同时开拓了公司在冷冻库、物流中心与工业厂房一体化建设领域的新业务,成为公司项目管理提升三年行动的生动实践。 以协同共赢,开拓企企合作新局 作为公司首次与民营企业深度合作的物流基建项目,项目部与浙江本地港资企业裕程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构建的 “央企+民企”协同模式,既为项目推进提供了资源保障,也为后续市场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连接“履约成果”与“市场拓展”的关键纽带。 合作中,双方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精准分工。项目部发挥央企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安全质量管控优势,负责项目全流程建安工程;裕程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行业资源,提供功能需求规划与后期运营衔接支持。当业主提出冷库低温存储的定制化需求时,项目部第一时间联动设计、施工团队完成方案优化与工艺调整,确保功能精准落地;而面对海岛施工中材料运输难、临时用水用电保障难等痛点,业主主动协调当地政府打通“绿色通道”,高效破解施工梗阻,为项目节省关键工期近20天,生动诠释了“1+1>2”的协同效能。 这种“央企+民企”的合作模式,不仅为裕程国际物流园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更让公司积累了与民企合作的全流程经验。凭借“可靠伙伴”的形象,公司成功打开长三角地区民企物流基建合作市场,为后续拓展同类业务储备了案例口碑与客户资源。这既是对二次经营成果的巩固,也为公司在长三角区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合作基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从以匠心破解海岛施工困境,到以精工赢得二次经营突破,再到以协同开拓企企合作新局,舟山裕程国际物流园区项目的推进路径,始终遵循“解决核心问题—转化成果价值—构建长效保障”的逻辑主线。如今,项目正朝着“疏通长三角港口物流脉络、助力舟山海洋经济腾飞”的目标冲刺。公司也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践行央企责任,借势“新基建”浪潮,在更多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中贡献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