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谈管理】王刚宁:跑好“接力赛”,跑出绿色能源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5-04-14 信息来源:制造安装公司 作者:王刚宁 字号:[ ]

在齐鲁大地,潍坊抽水蓄能电站与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这两颗明珠,闪耀于能源版图之上,作为山东省能源转型核心工程,它们承载着绿色发展的使命。

为让这两座电站早日全面发挥效能,泰安抽水蓄能电站金属结构项目从临朐县的崇山峻岭,到泰安市的山水之间,用“接力赛”跑出了绿色能源“加速度”。

党建凝心,抓住团队“定盘星”

潍坊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0兆瓦,装设4台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压力钢管制造总量11295吨,压力钢管安装总量为11465吨。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1800兆瓦,装设6台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压力钢管涵盖上下斜井、中平、下平、尾水等部位,制造总量为21343吨,压力钢管安装总量为21268吨。

两项建设任务紧密“接档”,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项目班子成员带头实行"白加黑"轮班督导,技术骨干主动认领关键工序攻坚任务。

党员韩伟杰带领团队将钢管椭圆度偏差从5毫米压缩到3毫米;90后党员杨诗瑀研发的焊接参数优化方案使效率提升30%。在短短9个月内,项目部完成了潍坊抽水蓄能电站1万余吨压力钢管的制作任务,为后续钢管安装及充水赢得了宝贵时间。

弘扬匠心,抓准发展“发力点”

项目部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施工效率提升,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月”“工艺优化竞赛”等活动,鼓励职工针对施工重难点提出“小改小革”方案。以总工程师边润娃为带头人,开展“技术革新竞赛”活动,以“导师带徒”形式,按工序组建技术小组,营造“比、拼、赶、超”竞赛氛围,通过工艺革新,提高生产效率。

研发了“一种高效的压力钢管加劲环组对装置”,提高了加劲环安装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研发了“一种门式起重机自锁式防风地锚装置”,解决了室外施工受天气环境影响,造成设备倾覆和移动的情况,提高了门机的稳定性。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压力钢管渐变段止推环组装的装置”,使止推环不焊接任何辅助工具,便可调校角度,实现精准安装;优化了焊接工艺,采用“双丝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热丝焊工艺及背缝不清根工艺”,使焊接效率提高了30%。一系列“小改小革”,虽然细微却卓有成效,实现了“以技术保质量、以创新促效益”的目标。

坚定信心,抓牢奋进“风向标”

项目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经营。从人员结构上来看,目前项目部人才梯队建设还在逐步完善中,既有从业十余年、经验丰富的老技术骨干,也有充满干劲的年轻技术员和刚走出校园的实习生。面对压力钢管制作安装的高标准要求,项目部重点从人才培养和技术升级两方面靶向发力,通过设立“技术微课堂”、开展“岗位大练兵”、组织“技能擂台赛”等多元化培养方式,加速青年人才成长。

在全面深化巩固公司在压力钢管制作安装领域专业品牌的同时,针对超高强、高性能压力钢管加工全流程以及运输安装等关键技术难题,依托BIM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技术升级迭代,持续提升公司在大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