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谈管理】魏金波:当好改革先锋,做绿色基建领航者 | ||||
| ||||
中水六局华浙开原管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浙管业公司)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作为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试点和先锋,中浙管业公司肩负着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光荣使命。 自2012年成立以来,中浙管业公司从传统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及钢制管道产品供应商,逐步发展成为同时涉足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综合性企业。这一路走来,既有转型的阵痛,也有突破的喜悦;既有坚守传统主业的定力,也有开拓新兴领域的魄力。 科技赋能,打造绿色“智”造标杆 在深耕传统建材领域的十年间,中浙管业公司先后参建了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河南省引江济淮工程、四川省李家岩水库输水管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项目等多项大型引调水工程,在辽宁、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等省市先后建设了6条PCCP生产线,以高质量的履约成绩,在装备式“赛道”突出重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品牌信誉。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中浙管业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不断探索创新,在西安临潼建立了国内首个“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化”PCCP管道生产基地,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全面升级。 生产基地融合物联网、GPS、BIM、AI等技术,覆盖从原材料到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实现了生产可视化、质量可量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制造新范式;构建了发包方、设计、监理、施工方多方联动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每根管道都办理了“身份证”,做到产品有源可溯、有责可究;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实现全维度升级,通过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及交付保障性。 自主研发了PDA手持设备,自动记录管道信息、质检员、安装时间和坐标位置等信息,同步在地图上自动显示,对管道是否安装、安装的数量及安装的位置随时掌控,实现了“运维前置”,有利于后期数字管网建设和运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团队多次到生产基地调研考察,对数字化管控平台给予了高度赞扬。 中浙管业公司连续获评“全国管材管件产品AAAAA级质量金奖”,中浙管业公司也成功斩获2024年“建材企业管理200强”“建材企业实力500强”“全国管材管件行业重质量守信用金牌企业”等多项殊荣,连续多年位列全国PCCP企业十强,成为国内PCCP行业的标杆企业。 使命在肩,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浙管业公司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敏锐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快速响应、快速研发、快速转化,以创新引擎驱动转型升级,在阜新建立混塔生产基地,用时两个月即实现全面投产。 在辽水新能彰武400兆瓦风电场新建工程项目建设中,中浙管业公司承担了一标段和三标段塔筒及附件采购生产任务。 面对全新技术要求及新能源领域的强势竞争势头,中浙管业公司主动求变,创新提出“装备+服务”商业模式,不仅提供塔筒产品,更配套全生命周期技术服务包,包括远程监测、预防性维护、技改升级等增值服务;按下人才培养“快进键”,通过内训、外聘、校企合作等方式,快速打造一支既懂混凝土工艺、又熟悉风电技术的跨界团队;突破性展开“技术转移”,将PCCP领域的数字化经验复制到新能源板块,实现了生产全周期管控。 辽水新能彰武400兆瓦风电场新建工程位于低风速、高切变区域,机组塔筒采用混凝土塔筒和钢塔筒组合结构,对比传统钢塔能够更好捕获风资源,提升塔筒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中浙管业公司自主研发了“Hybrid Tower HD 6.25-200-160”钢一混凝土混合式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产品,经专家认证,产品在抗疲劳、抗震及极端气候适应性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混塔塔筒一次浇筑成型合格率达到100%,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获得业主高度认可,并获得由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CCS)颁发的《设计评估证书》。 站在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赛道”上,管业公司管理团队信心与勇气并存,将在公司的坚定领导下,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优势,持续开拓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不断增强公司在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