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时光之旅

时间:2025-03-21 信息来源:西北公司 作者:刘月锋 字号:[ ]

窗外下着雨,时光一分一秒地过着,嘀嗒嘀嗒……坐在办公桌前,凝视窗外,看见窗前溅落的雨滴,思绪万千。突然想起,到水电六局工作的时光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这二十多年,时光如同一把无形的尺子,细细丈量着我的人生,刻下了两段截然不同却同样刻骨铭心的经历——一段是军旅生涯,一段是施工岁月。这两段旅程,不仅塑造了我的筋骨和灵魂,更在我生命里烙下了关于责任与思念的深深辙印。

军队的时光,是激昂而热血的。操练场上,震撼的口号声,整齐划一的步伐,严苛艰苦的训练,将我从一名普通百姓锻造成一名合格的战士。训练场上每一滴滚落的汗水,都倾注着军人的忠诚;每一次负重越野,都是在锤炼守护和平的力量。那片绿色的军营,是我步入社会第一个成长的摇篮,也铸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仿佛站在暴雨之中,任雨滴砸在皮肤上,泛起凉意。再低头看看积水倒影里的我,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离开部队的那一天,内心澎湃不已。本以为生活会逐渐安定,却没想到,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将我带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建筑行业。从此,我成为了一名“水电新兵”。

儿时的记忆中,站在姥姥家5楼的楼顶,总能看见“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几个醒目的大字。我好奇地问:“这个单位是做什么的呀?”家中的长辈也说不清楚。谁能想到,多年后,我竟与这个名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4年7月,我退役复员,进入了水电六局,被派往云南糯扎渡项目,负责物资部的炸药管理工作。工地的生活简单而忙碌。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我已身着工装,准备为各个施工队伍发放炸药并做好登记。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位老工人——文师傅。他和我一样,也是退伍军人。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他工作中的一些小习惯。每一步流程,每一个注意事项,都是他手把手教我。他常说:“炸药管理不能有一点儿大意,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为工友们负责,因为我们的身后是一个个家庭。”

文师傅不仅工作严谨,还做得一手精致的川菜。那些被六局人挚爱的“四川麻辣”——凉拌折耳根、麻辣猪耳朵、干煸肥肠,任何一样不起眼的食材,到他手里都能惊艳味觉。用他的四川话说,那叫“巴适得很”。如今他已退休在家,但我们仍时不时互相问候,保留着那份真挚的情感。

2008年,我调到京沪高铁项目,负责山东济南西渴马1号隧道和一段3公里的路基工程。在这个项目,我遇到了小付和小陆夫妻俩。我们在云南糯扎渡曾共事过,如今在京沪高铁再次相遇,友谊的温度直接拉满。

我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从萌芽到结果。如今他们的大儿子已经是个上初一的小伙子了。人至中年,每逢春节回家休假,我们都会带着各自的儿子相聚,倾诉一年来的点滴,回忆过去的岁月。那些尘封的记忆,仿佛在时光的缝隙中重新鲜活起来。

近几年,我又踏上了新疆的土地,先后参与了塔日勒嘎水电站、夏特水电站、康苏水库、克州路桥、阿克肖水库等项目,见证了企业的发展,也留下了人生十余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工作闲暇时,更多的是对母亲和儿子的牵挂。每一次和母亲通电话,听着她的声音,内心总有一丝内疚。而母亲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别惦记着家里。”天下的母亲,对儿女的思念都藏在那一句句报平安的话语里。儿子慢慢长大,不再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家”,而是关心我工作辛不辛苦,叮嘱我多注意身体。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时光的列车从不为谁停留,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份不同的印记。这二十多年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承载着我的责任与梦想。母亲和儿子的支持,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我用脚步丈量着工地的每一寸土地,也用思念丈量着与家人的距离。

未来的日子里,我或许依旧奔波在各个项目间,但我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因为我知道,那些短暂的团聚,才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是我在往后余生的漫长岁月里,心灵最温暖的港湾。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