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乡愁 | ||||
| ||||
作为一个丹东人,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扎根。 第一次来到西北,飞机降落在喀什机场时,已是深夜。西北的夜风裹挟着沙尘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清真寺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循着香味走进老城深处。一家不起眼的烤肉摊前,炭火正旺。肉串在火焰上翻飞,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腾起阵阵青烟。接过一串,外皮焦脆,内里鲜嫩多汁,孜然的香气在口中绽放,混合着炭火的气息,仿佛将整个西域的风情都浓缩在了这一口之中。 在沙湾的集市上,遇到了烤包子。金黄的包子整齐地排列在馕坑里,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咬开酥脆的外皮,滚烫的羊肉馅裹挟着洋葱的甜香涌入口中,烫得我直吸气,却舍不得停下。 回到西安,清晨的回民街笼罩在薄雾中,各家店铺的蒸笼里冒出腾腾热气。我走进一家泡馍馆,学着当地人的样子,将馍掰成黄豆大小。老板接过碗,舀一勺滚烫的羊肉汤浇上去,汤色清亮,香气四溢。泡馍吸饱了汤汁,软糯中带着韧性,羊肉酥烂,粉丝滑嫩,一碗下肚,寒意尽消。 工作之余,我常常漫步在西安的街巷。肉夹馍的香气从街角飘来,馍皮酥脆,肉馅肥而不腻,青椒的清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油腻。凉皮摊前总是排着长队,老板熟练地切着晶莹剔透的凉皮,浇上红亮的辣椒油,撒上黄瓜丝和豆芽,酸辣开胃,是夏日里最好的消暑美食。 兰州拉面成了我出差时的最佳伴侣。每次出差,我都会找一家面馆,看着师傅将面团拉成细丝。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下肚,工作的疲惫也随之消散。在丘北常吃米线,虽然这里的米线和丹东的做法大不相同,但那滑嫩的口感还是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我坐在简陋的摊位前,吃着米线,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觉得在西北的生活也别有一番滋味。 两年间,我走过了西北的许多城市。每到一处,当地的美食总能抚慰我疲惫的身心。喀什的烤肉、沙湾的烤包子、西安的泡馍等等,这些味道不仅留在了舌尖,更刻在了记忆里。它们让我明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而食物就是讲述这些故事最美妙的语言。 如今,我的手机里存满了各地美食的照片,我的胃里装着西北的山川河流,这些味道串联起了我两年来的足迹。在西北的辽阔天地间,在各地的烟火气息里,我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也找到了生活的滋味。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会想起那些在异乡品尝美食的时刻,想起那些温暖的相遇,想起这片土地给予我的所有美好。这些独特的西北味道,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见证着我在西北的成长与蜕变。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