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结痂的民族伤疤——观电影《731》有感

时间:2025-09-23 信息来源:西北公司 作者:张快乐 字号:[ ]

纯白的雪地上,殷红的血迹触目惊心,那是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留下的铁证,是任何冰雪都无法掩埋的历史真相。

电影《731》落幕,影院灯光亮起,但内心的沉重与黑暗却久久无法驱散。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像是一次被迫直面人性最极致之恶的创伤体验,一次对民族历史伤疤的沉重触碰。它带来的是震撼、悲愤与深彻的思考。

丧失人性的731部队,挂着“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的“羊头”,用中国人的血肉之躯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年少时的我,看到那些文字与黑白图像,知道痛,却未能感知痛之彻骨。直到观看了电影《731》,它带给了我一次感官的凌迟、灵魂的地震。电影以极具压迫感的视听语言,将“火烧”“冻伤”“鼠疫”“活体解剖”彻底具象化。这些词汇背后,是一个个被剥夺姓名,被称作“马路大”的鲜活生命。透过银幕,我仍能听见绝望的嘶吼穿透时光之墙,闻到实验室里血腥恐怖的气息,感受到受害者在那极寒之地所承受的、比严寒更刺骨千倍的恐惧与痛苦。丧失人性的、变态的侵略者活生生地将中国大地变成了地狱。

电影上映之前有些波折。有些人提出画面血腥、残忍,不应该让现在的孩子看到这些。错,大错特错。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好电影,它承担起了艺术应有的责任,它尽最大可能地揭露了那一段烙在中国人身上的伤疤。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忘、怎敢忘?有什么权利忘?青年一代,孩子,为什么不能直视?我们要直视,我们要懂得这段历史是一根刺,扎在我们民族的记忆深处,时刻提醒我们:历史的深渊曾如此漆黑,唯有铭记、反思并坚定地走向光明,才能确保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愿逝者安息,愿生者清醒。

电影的最后,屏幕上出现的一行字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里无人生还!

日本侵略者的行为让人发指,令全世界有良知的人遍体生寒。以“科学”与“进步”为名,进行着一场彻头彻尾的邪恶祭礼。所谓的“救赎”,是对人类文明最彻底的背叛。因为种种原因,电影的拍摄终是有所局限,我知道历史的真相,远比电影的画面更加黑暗、残酷和可怕。

从历史的深渊中走来,中华民族没有沉溺于伤痛。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大阅兵,正是对历史最铿锵的回答。整齐划一的步伐,彰显中国军人的纪律与威严;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展示中国强大的国防实力。这并非简单的武力展示,而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向世界递交的立体答案——“强而不霸,威而不凌”,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气度。

八十年前,日本在美军军舰上签字投降;八十年后,中国用阅兵向世界发问:谁还记得反法西斯同盟的誓言?谁又偷偷篡改了历史的课本?长安街上留下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身影,更是十四亿人民用意志浇筑的和平长城。

回望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这一路充满牺牲与奋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不能忘记,不敢忘记。我们不能选择闭上眼睛。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