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涩海风里的成长密码

时间:2025-07-09 信息来源:国际公司 作者:薄天宏 字号:[ ]

赤道几内亚的风裹着海的咸涩,潮湿的空气里浮动着热带特有的气息,夜色渐深,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断断续续,像是夜的呓语,随着一枕心事悄然入梦。

异国的土地,青涩的我。想起刚刚入职时,第一次参加外出谈判时的情景。会议室里空调冷气开得十足,但衬衫后背还是被汗水浸透。我是翻译员,但显然我并不称职,明明聚集了十二分精力,但却仍未能领会业主代表口中的专业术语,每一个单词都夹杂着热带特有的焦灼感,炙烤着我干涩的喉咙,结结巴巴拼凑出的句子,让现场气氛瞬间尴尬。会后,怅然若失地返回公司,整理会议记录的过程中,指尖机械地敲击键盘,内心却远没有这般平静,充满了自责。

领导拍着我的肩膀,没有责备但也没有安慰。我们都知道,异国他乡、国际沟通,当责任压到你身上的那一瞬间,没有退路,只有咬牙向前。成长,从来都是一个人的“战斗”,国际这个舞台,不相信眼泪。

这次糟糕的经历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里。飘在半空中的灵魂永远无处安放,沉下心将自己置身于“尘土”才会成长。领导告诉我,我的“尘土”便是一个个施工现场,一张张沾染着泥土汗水的脸庞。

我开始频繁跟着工程师们跑现场,穿梭在尘土飞扬的工地,鞋底沾上了不同的泥土,笔记本上沾染着机油气味,满满地记录着技术词汇。在项目上接足了“地气”之后,我被调至国别代表处学习并参与国别的商务工作。

心稳了,脚步便稳了。在代表处的日子里,我渐渐把自己从“只会照本宣科地翻译”的定位中脱离出来,学着做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商务专员。跟在同事们身边学习谈判技巧时,我发现了比语言更重要的东西,作为一名商务专员,要学会读懂对方的眼神,学会把握谈判的节奏。我忽然懂得了,领导总是提醒我勇敢回应对方眼神的要求,坚定、自信,会让我的专业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随着领导对我起草的文件的肯定越来越多,我的心也越发沉静。年轻人不怕犯错,重要的是“不贰过”,这是我的行事原则。接下来的三年里,窗外木棉树的光影陪我度过一个又一个认真校对的夜晚,那些曾经生涩的专业术语已如老友般熟稔;轻晃的咖啡杯,传递着指尖的温度,也沉淀着时光的厚度。

再次坐到谈判桌前时,我已可以从容应对。不同的会议室里坐着的还是同一位业主代表,负责翻译记录的还是同一个我。这一次,我目光不卑不亢地迎向他的注视,那里面再找不到当初的怀疑与不耐,而是肯定和赞许的眼神,原来那些挑灯苦读的夜晚、沾满泥土的足迹,真的会铺就成长的路。

手中的笔记本已近尾页,它跟我一样,褪去了青涩的模样,曾经的青白泛上了淡淡的黄,那同样是努力与汗水刻下的勋章。赤道几内亚的阳光,永远这般耀眼,一株新栽的木棉树苗正在风中轻轻摇曳,嫩绿的叶片折射着钻石般的光点。远处工地上传来机械的轰鸣,它带给我的不再是惶惑,而是沉淀后的清明。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