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1336”党建工作体系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11 信息来源:党群工作部 字号:[ ]

水电六局作为电建集团首家引入外部战略投资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为载体,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现代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深化理论研究、积极开展探索实践,以“政治引领、示范引导、建优体系、建强基层”为统揽,解放思想、立足实际,着力打造“1336”党建工作体系,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在思想引领、制度保障、程序规范、保障落实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升级业务结构、提升内生动力、推动战略落地提供明确方向和目标指引。

一、构建“1336”党建工作体系的意义

(一)构建党建工作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国企党建要求的自觉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国企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使国有企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依然是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电建集团首家引入外部资金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企业,水电六局始终把强化党的领导作为改革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落实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为确保企业党建工作永葆生机活力,通过总结提炼近年来党建工作成熟经验,构建系统的党建工作框架,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二)构建党建工作体系,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实现建设高质量行业一流建设投资强企愿景的迫切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体系,使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有机融合,党组织设置和企业组织架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党内监督和企业内控机制有机融合,党建责任制考核和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融合,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实现远景目标提供坚强的理论指引和政治保证。

(三)构建党建工作体系,是指导企业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和成效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水电六局党委紧紧围绕党建融入生产经营重要课题,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融入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特色培育,形成了一些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就是要把积累的各类党建工作成果巩固好、运用好、发展好,从公司党委层面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从基层具体工作层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整体提升,确保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构建“1336”党建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聚焦“一条主线”,强化政治引领

将“为企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作为公司各级党组织最重要的政治责任,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政治站位高、组织功能优、队伍能力强、基础工作实、党建成效好”的高质量党建工作格局。

(二)发挥“三个作用”,突出示范引导

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精心打造“一党委一品牌”。以“1336”工作体系为抓手,将“六个有机统一”要求贯穿始终、落到实处,党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工作成效得到有力保障。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精心打造“一支部一特色”。研究制定《项目党建品牌创建指导意见》,着力推动“一支部一定位、一支部一方案、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积极培育推广特色党支部,基层项目党支部均开展品牌创建。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打造“一党员一面旗”。结合公司实际,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主题活动,生产经营一线党员突击队157个,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426个,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三)坚持“三个导向”,专注建优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力重点;坚持目标导向,传递正确思路;坚持结果导向,聚焦工作实效,持续优化党的领导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保障工作落实。

守根铸魂、站位高远。落实“党建入章”,完善“五会一层”机制,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认真落实党委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规范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

树立标尺、规范指引。以制度“废改立留”为契机,梳理完善8类59项党建工作制度办法,35项工作流程,29个工作台账,为解决党建工作实际问题提供配套方案,使基层党建有了“计划表”“流程图”和“明白账”。

明确导向、狠抓落实。逐级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年滚动修订“指标体系”,以责任落实树立“抓党建要围绕生产经营,抓生产经营要同步加强党建”的鲜明导向,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互融互促。

把住源头、封住关口。推动内部监督追责问责工作落实落地,一体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三不”体制机制建设,构建“1+3+N”监督问责体系,打造“大监督”工作格局。

(四)实施“六项工程”,推动建强基层

实施领航工程,为思想赋能,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一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以“从党的初心使命看六局的初心使命,从党的建设要求到六局的发展要求”为主题,开展联合讨论,明确“为什么做和如何去做的问题”,拧紧思想“总开关”,把稳党建“方向盘”。二是广泛凝聚关于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共识,保障公司十余项改革举措顺利落地实施;三是紧扣时代脉搏,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科技创新打造六局核心竞争力,加快新能源战略转型,抢占优质新能源和抽蓄资源,树立行业标杆;四是强化舆论引导,开专栏、设专题,广泛宣传公司党建引领改革发展工作成效,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汇聚改革攻坚正能量。

实施关键工程,为班子赋能,提升高质量发展引领能力。一是在二级单位推行党委书记、总经理“一肩挑”,党员项目经理与党支部书记“一肩挑”,重点项目设置专职党支部副书记;二是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充分调动经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推进项目全周期考核和星级项目经理评选,坚持以业绩考核和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为导向,对星级聘任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现项目经理星级能升能降、能进能出。

实施引擎工程,为队伍赋能,锤炼高效执行的优秀团队。一是按照薪酬分配向奋斗者和实干家倾斜的导向,大力推行职业发展“双通道”,已有201名员工通过专业职系通道得到提升;二是举办项目管理团队培训班,已组织6期,累计培训285人,有效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三是制作内部培训课件,先后录制课件197个,实现各业务领域全覆盖;四是开通“六局云课堂”,引入外部学习资源,建立完善的移动端培训平台,切实以“微学习”促进“大提升”。

实施强基工程,为组织赋能,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一是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回头看”,推动支部各项工作扎实规范,确保在规定时间节点实现达标率100%;二是开展党建共建,近30个基层党支部与业主单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开展结对共建,以“联建、联学、联悟、联防、联动、联赛”为抓手,使党组织力量向系统化、区域化延伸,将“能量点”汇聚成“工作面”,推动目标共建、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构建“红色联盟”,全面实现组织间优势互补、专业间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实现工作区党的建设和业务推进“一盘棋”,以务实的工作成效促进项目高质量履约,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阳光工程,为监督赋能,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建立健全“1+3+N”大监督工作体系,积极发挥党委全面监督和纪委专责监督、巡察政治监督、审计经济监督的联动作用,常态化推动各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健全完善监督问责体系,持续推进各项整改举措执行落地,切实提升公司管理效能。二是开展“廉说六局”活动,原创廉洁短视频29个,以展播、轮播的形式,弘扬廉洁文化;三是为新入职、新调整的干部讲好“廉洁第一课”,强化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实施铸魂工程,为文化赋能,汇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在坚持务实、包容、诚信等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责任同担、行动同步、成果同享的“同心文化”;二是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造敢为人先、善于创造、革故鼎新、兼容并蓄、自我超越的“创新文化”;三是适应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和激烈市场竞争环境,打造嗅觉敏锐、反应迅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纪律严明的“狼性文化”,引导广大职工勇于应对挑战,积极进取,合力攻坚。

三、构建“1336”党建工作体系取得的实践成效

(一)破解了改革发展难点问题

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工作全面融合。一是引领发展呈现新格局。近年来,水电六局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党委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推动党的领导体制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不断推动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实施现代公司治理、区域化专业化战略、三项制度改革等举措,引领和保障了公司改革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转型升级取得突破、规模效益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二是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水电六局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面对深化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实施两级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星级项目经理职业发展、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全员绩效考核、市场化用工、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等十余项改革举措,充分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三是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水电六局聚焦“水、能、砂、城、数”,稳步推进区域化、专业化布局,在新能源、绿色矿山、数字化建设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推动业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四是干部人才激发新活力。将党管干部人才与符合现代公司治理的激励分配机制将结合,通过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不断优化全员绩效管理,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奖金挂钩,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助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了党建工作整体质量

通过构建党建工作体系,进一步强化领导、配强班子、建强队伍、健全制度、明确标准、压实责任、推进落实,促进了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近年来,累计有96个基层党委和党支部,126名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上级党组织优秀表彰;承建的滇中引水昆明段施工3标、乌东德施工局机电队运行维护班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公司工会连续第六年获全国“书香三八”优秀组织奖;公司团委获评集团“五四红旗团委”;“岳强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丹东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平均每年上报课题三十余篇;公司党委多次获评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优秀单位、文明单位标兵、企业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累计创建426个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15个“项目党建品牌”,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树立标杆和榜样,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验收通过率实现100%,党建工作整体质量得到有效强化。

(三)引领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根”和“魂”,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在服务国家战略和谋求自身发展中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推进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以党建新成效开创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引领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发展持续深化,业务调整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探索初见成效,风险内控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近三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达到19%,始终保持着健康向好的发展势头。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政治引领、示范引导、建优体系、建强基层”为统揽,以“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1336”党建工作体系,是水电六局党委进一步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案,为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基础和有力保障。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